人人都会艾灸,但要有效果还是很讲究

2025-04-16 10:20

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说道: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灸之。艾灸作为中医里经典的补阳益气方法,深受老百姓喜欢,但是对于新手小白来说,盲目乱灸不光没有效果,还容易伤身。

艾灸的顺序



图片

“药王”孙思邈在其著作《千金要方》中记载:“凡灸当先阳后阴,从头向左而渐下,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”。《明堂灸经》也指出:“先灸上,后灸下;先灸少,后灸多。”就是说应先灸阳经,后灸阴经;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;就壮数而言,先灸少而后灸多;就大小而言,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。

作为农耕大国,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。因此,中医将背部、上身归之于阳,腹部、下身归之于阴。在阴阳学说中,头为阳、足为阴;左为阳、右为阴。 所以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:

先灸上部,后灸下部;先灸背部,后灸腹部;

先灸头身,后灸四肢;先灸左侧,后灸右侧。

上述施灸的顺序是指一般的规律,不能拘泥不变。如脱肛的灸治,则应先灸长强以收肛,后灸百会以举陷,便是先灸下而后灸上。


艾灸的最佳时间



图片

很多艾灸新手并没有艾灸最佳时间的概念,大多是想起来什么时候艾灸,就什么时候灸。据《内经·灵柩》记载:古人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,早晨为春、日中为夏、日落为秋、半夜为冬。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:

凌晨 3 点到上午 9 点是一天的春季,叫日春;

上午 9 点到下午 3 点是一天的夏季,叫日夏;

下午 3 点到晚上 9 点是一天的秋季,叫日秋;

晚上 9 点到凌晨 3 点是一天的冬季,叫日冬。

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,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,特别是针对阳虚、气虚质的人,如怕冷,手足不温,免疫力低、大便不成形等。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,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,如调理脾胃功能,可以在早上 9-11 点灸,养肾在下午 5-7 点灸,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。

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:上午 9-11 点;下午 2—4 点为宜。临睡前做艾灸,有可能会导致体内阳气过于躁动,而引发烦躁,难以入睡的问题。所以一般来说,建议在睡觉前一小时以前进行艾灸,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0点钟,以免影响睡眠。


小孩可以艾灸吗?



图片

幼儿艾灸古已有之,《养生一言草》就有“小儿每日灸身柱、天枢可保无病”的记载。小儿艾灸操作简单有效,除了能防病治病外,还可以提高儿童免疫力。除了灸身柱穴外,天枢穴对于幼儿也至关重要。天枢穴属胃经,又是大肠的募穴,可以帮助调理肠胃功能。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,增强胃肠动力,尤其对于呕吐、反酸、小儿积食等疾病都有缓解作用。

不过,要注意的是,3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艾灸,同时,孩子的皮肤较为稚嫩,不宜灸时间过长。


艾灸3灸3不灸



图片

容易发火,脾气大,多艾灸。但是暴怒之中,不要艾灸。

剧烈运动前后别艾灸。但是运动损伤可以艾灸。

经期慎灸,经期前一周适合艾灸。


艾灸注意事项



图片

1、艾灸功效很多,但是艾灸不是万能的。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什么问题,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图靠做艾灸来解决。
2、艾灸要想有好效果,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。
3、不要急于求成,一次灸过多穴位,灸过长时间。日常养生灸,每次可灸 2、3个穴位,一个穴位灸 10-20 分钟。时间上有 4 种选择:可以隔天灸或灸 2 天停一天;每周灸 3-5 天;连续灸 10 天,停 1 周;切忌长期不停歇的一直灸,也不要想起来才灸一次。


图片

4、艾灸的时候要专心点,分散注意力很容易烫伤自己,甚至烧坏家里东西。且专心艾灸静心感受艾灸的热力比边灸边干其他事效果要好。
5、艾灸前、后都喝一杯高于体温,有点烫嘴的温开水(绝不可喝冷水或冰水),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。
6、灸后 1 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,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手,洗澡,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尽短时间内洗完。